12月10日,A股市場大幅高開后持續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422.66點,上漲0.59%;深證成指報收10812.58點,上漲0.75%;創業板指報收2264.05點,上漲0.69%。
昨日,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為2.2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5657億元,時隔近一個月再次突破2萬億元。此外,滬深兩市成交額為連續第50個交易日破萬億元,刷新歷史最長紀錄。
盤面上,機器人概念表現強勢;消費股拉升,一鳴食品漲停;AI應用方向沖高回落;培育鉆石、煤炭、港口、電力等板塊跌幅居前。
昨日午后,商業航天板塊走強,中國衛星、精工科技等多股漲停。艾媒咨詢預測,2024年,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達到2.34萬億元。另據科技咨詢機構泰伯智庫預測,2025年,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達到2.8萬億元。
銀河證券表示,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的發展正逐步邁入正軌,行業發展或將進入快車道,產業鏈相關公司將受益于航天供應鏈的重構進程,關注技術壁壘較高的傳統航天供應商以及兼具品控和成本優勢的新型航天供應商。
民生證券認為,在衛星制造端,技術革新將為規模生產創造條件;在衛星發射端,商業航天發射場的投用和可重復使用火箭的發展將明顯降低發射成本并提升運力,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路徑不斷清晰。此外,手機直連衛星技術的突破,將為衛星互聯網產業創造出更多廣闊而持久的需求。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中信證券認為,此次會議釋放多項重磅信號,新一輪政策發令槍打響,明確2025年宏觀政策將加力提效。會議明確表示要“穩住樓市股市”,股市重要性持續凸顯,地產仍在政策落地期。
展望后市,興業證券表示,前期擾動市場的各類因素,近期已在逐步緩解。一方面,美聯儲寬松預期升溫,近期美元、美債利率顯著回落,帶動全球風險偏好修復;另一方面,國內各種穩增長政策措施仍在密集加碼,并持續帶來經濟數據、市場預期的改善。中國股市、中國經濟正逐步進入良性循環,后續市場有望再度迎來修復窗口。
華金證券認為,A股短期或延續震蕩偏強趨勢,跨年行情可能來臨。行業配置上,短期繼續聚焦科技成長和核心資產。科技成長中的傳媒、軍工、電新、醫藥和消費中的食品、紡服、家電等行業短期值得關注。
申萬宏源表示,配置上,短期關注韌性城市新主題(包括車路云、物聯網、數字基建),關注國企市值管理可能成為價值輪動的線索。中期結構推薦的核心思路仍是2025年景氣拐點,包括新能源、科創、港股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