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匡繼雄
據數據寶統計,2014年~2023年,A股公司已完成的并購事件總體業績未達成率為30.41%,反映實現成功的并購絕非易事,凸顯并購活動的復雜性和挑戰性。那么,企業該如何提高并購成功率,實現1+1>2的并購效果呢?
第一,合理的并購價格。過高的并購價格不僅會大幅提高企業的并購成本,還可能因沉重的財務負擔進而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在并購時需保持理性,避免因追求規模效應甚至為追逐市場熱點而支付過高溢價。
第二,戰略契合。企業并購不應僅圖短期收益,而要與長期戰略緊密結合。在現實中,一些企業在并購時未能充分考慮戰略一致性,盲目追求多元化或規模擴張,結果陷入了戰略迷失的困境。相反,那些成功的并購案例往往是基于清晰的戰略規劃,通過并購獲取關鍵技術、拓展市場或完善產業鏈,與公司資源互補,實現協同效應,增強競爭力,推動企業在既定方向上穩健發展。
第三,價值觀匹配。每一家企業都在其發展歷程中形成了差異化的企業文化與管理風格。在并購完成后,若對這些差異缺乏足夠的重視與妥善的處理,就極易在企業內部引發諸如員工之間的理念分歧、部門之間的協作障礙等沖突與矛盾,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并購戰略的失敗。因此,在并購前,企業應對雙方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評估,以確保并購后能夠實現文化的有效融合。
第四,注重商業價值。企業并購是為了實現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價值增長。因此,在并購過程中,企業應全面而謹慎地評估目標公司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包括宏觀經濟波動、行業競爭加劇、財務狀況惡化以及法律法規等風險,細致考察其未來發展潛能、現金流穩定性和盈利能力,從而為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
第五,整合能力。并購完成后,整合工作至關重要。有效的整合能將并購雙方的資源、業務和人員有機融合,釋放協同效應,這需要企業在以下方面進行優化:在組織架構上,需要進行合理的調整,以確保決策流程的高效和暢通;在人力資源管理上,要妥善處理員工安置問題,并構建公平合理的激勵機制,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業務流程整合上,要消除部門間的障礙,實現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以提高整體運營效率。
相關數據顯示,從全球范圍來看,企業并購失敗的概率要高于成功的概率。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并不復雜,并購標的賣方通常對擬出售企業的了解程度遠超競買方,在并購中處于信息優勢地位。在A股市場中,二級市場投資者對于熱門概念的追捧,導致企業的并購質量低于正常商業環境下的水平,使得并購失敗的概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對此,企業要在進行并購活動時應采取更為審慎的態度,全面評估并購的合理性和潛在風險;投資者應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追逐市場熱點,對那些可能損害企業長期價值的并購項目所涉及的投資標的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