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鄧雄鷹
1月2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針對公募基金、商業保險、社保基金、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問題提出了具體舉措。作為典型的中長期資金類型之一,保險資金的入市動作也備受市場關注。
1 耐心資本將加大權益投資
近日,中央金融辦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針對保險資金入市,《方案》提出了多項舉措。
太平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為保險資金入市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有助于提升保險資金對于權益投資的積極性,優化保險資金配置結構,不斷增強市場穩定性。
《方案》推出的舉措之一,是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同時,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凈資產收益率當年度考核權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于60%。長周期考核的規定,獲得了國有保險機構的積極反饋。
中國人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方案》制定的長周期考核將引導險企更加注重穩健經營、長線投資,有助于提高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產的意愿。
太平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長周期考核使得保險資金擺脫短期考核壓力,更加注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減少短期市場波動對保險資金投資行為的影響,進一步強化保險資金的“耐心資本”屬性。
同時,《方案》允許商業保險資金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準方面,給予保險資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中國人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有助于保險資金以更多元方式參與優質公司的長期投資,發揮耐心資本作用,優化戰略投資者結構。
人保資產認為,《方案》清晰展現出引導保險資金成為堅定價值投資者的政策導向,為將保險資金培育為耐心資本,并充分發揮其優勢以實現跨周期的投資布局,開辟了廣闊的政策空間。
2 積極申報第二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
《方案》提到,抓緊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后續逐步擴大參與機構范圍與資金規模。
2024年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作為首期試點機構,共同出資500億元設立私募證券基金,投資股市并長期持有。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昨日介紹,第二批試點的規模擬定1000億元,準備在春節前先批500億元。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已有大型保險公司就保險資金的長期股票投資試點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并著手申報,傾向于單獨發起設立私募證券基金。有業界人士稱,有數家保險機構正在申請第二批試點。
某大型保險資管人士表示,推動設立私募證券基金,一方面是響應政策導向,另一方面有利于開展權益投資、平滑報表。
3 多舉措發揮長期資金優勢
多家險企表示,將多舉措發揮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的作用,助力資本市場穩健發展。
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耐心資本配套機制,在內部樹立以長期業績為核心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創新容錯機制,加大長周期業績考核比重;二是加強重點領域投資,持續優化資金投向、拓展投資領域;三是切實發揮機構投資者價值發現功能,助力提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人保資產表示,一方面,不斷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強化產業研究深度,持續引導金融資源向關鍵領域聚集,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創新,進一步豐富產品工具,拓展投資模式,陪伴優秀企業成長,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與活力,助力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太平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作為長期資金的屬性和優勢,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積極拓展參與資本市場的廣度、深度,實現保險資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