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臨近,全國上下彌漫著濃厚的節日氛圍。在鐵路線上,一列列火車穿梭不息,將歸心似箭的游子送向家的方向。
值此春運繁忙之際,券商中國記者深入鐵路春運一線,親身感受了這場年度最大規模人口遷徙的繁忙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過年回家的溫馨氛圍。
2025年的春運大幕已經拉開,火車站不僅是人們歸家的中轉站,更成為了年味濃厚的溫馨場所。回鄉人帶著各式各樣的特產,臉上洋溢著對家的思念與期盼。
浩浩蕩蕩歸鄉人
農歷新年前的幾天,正值春運高峰期,上海虹橋火車站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農歷大年除夕前幾日便有出租車司機告訴券商中國記者,歸鄉人的步伐早在半個月前就開始邁出,火車站送站口人來人往,車輛絡繹不絕。
據央視新聞報道,交通運輸部信息顯示,今年春運以來全國出行總量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從1月14日春運開啟到1月27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超30億人次,客流從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流動。
1月27日,券商中國記者在上海虹橋火車站現場看到,旅客們或背著大包小包,或拖著行李箱,臉上洋溢著對家的思念與期盼。他們有的獨自一人,有的攜家帶口,有的三五成群,共同構成了春運期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 李穎超/攝
上海虹橋火車站入站口 李穎超/攝
售票大廳內,電子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列車時刻表,售票窗口前排起了長龍。盡管人流如織,但秩序井然,鐵路工作人員以及身著淡藍色馬甲的志愿者穿梭其間,為旅客提供咨詢、引導等服務。
在候車大廳內,不少旅客正在通過手機APP、自助售票機等方式購票、改簽。一位年輕的旅客小王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如今,都是在手機上提前半個月買票,“一下子搶不到票也可以選擇候補或者多買幾站,總有辦法能回家。”小王說。
追尋回家的味道
在上海虹橋火車站站內,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不少旅客都帶著各式各樣的年貨和禮物。其中,不少特產極具地域特色,也正傳遞著年的味道和家的溫暖。
“我帶了上海的年糕和八寶飯回家,想讓家人也嘗嘗上海的特色美食。”一位來自山東的旅客姜女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她表示,自己在外打工多年,每年春節都會回家與家人團聚,而帶特產回家已經成為她的一種習慣。
行人手中年貨 李穎超 /攝
“雖然路上有點辛苦,但想到能見到家人,心里就充滿了期待。”務工人員劉大哥感慨說,每年春運都是一場大考,今年能順利買到票回家,真是很幸運。他告訴券商中國記者,這次回家給家里人帶了上海龍華寺的糕點,既有新年祈福意味,也有滿足家里孩子口福的意思在。
還有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許女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孩子還小,這是她第一次坐火車回家過年。雖然路途遙遠,但我想讓她感受一下回家的氛圍。”為了讓寶寶在鐵路乘車的時光里安靜聽話,她背著的托特包里裝滿了乳制品和零食,還有iPad、插畫書等工具吸引孩子注意力。
科技提升春運效率
隨著時代的變遷,鐵路春運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從最初的綠皮車到如今的高速動車組,從人工售票到自助售票、電子客票,從紙質車票到刷臉進站……鐵路春運的每一次變革,都見證了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
“現在回家真是越來越方便了。”一位經常往返于家鄉和工作地的旅客張先生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他的感受是,以前春運期間買票難、乘車擠,現在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鐵路春運的變化,就是國家發展的縮影。”他感慨道。
在春運期間,智能科技的應用也為鐵路運輸注入了新的活力。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鐵路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精準預測客流趨勢,合理安排運力。同時,自助售票機、人臉識別進站等智能化設備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旅客的出行效率。
鐵路部門推出的電子客票服務,使得旅客只需刷身份證即可進站乘車,無需再換取紙質車票。這一舉措不僅方便了旅客,也減少了紙質車票的浪費,體現了綠色出行的理念。
一路溫馨與希望
春運,不僅是一場人口的大遷徙,更是一次心靈的回歸。在這條回家的路上,人們帶著對家人的思念、對未來的憧憬,踏上歸途。科技的不斷進步和鐵路部門的持續優化服務,也讓春運變得將更加便捷、舒適和美好。
“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永恒的主題。”站內一位鐵路工作人員表示,雖然春運期間工作繁忙,但看到旅客們能夠順利回家團圓,他們也有由衷的欣慰。
站內服務點 李穎超/攝
據了解,各地鐵路部門在今年新春期間積極防范應對寒潮暴雪天氣,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全面檢查重點線路、橋梁、隧道等關鍵處所,實施盯控道岔、接觸網、動車組等行車設備,加大巡查檢修力度,確保鐵路設備設施狀態良好,組織人員和機具上線掃雪除冰,全力以赴保障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
在春運的列車上,記者也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和溫暖,這些感受或許來自于乘客對于團聚的期盼,也或許來自于鐵路工作人員的付出和奉獻。列車上,大包小包的行李隨處可見,乘務員也來回穿梭為旅客提供幫助,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和堅守,才讓回家之路更加順暢。
隨著一列列火車緩緩駛出車站,將旅客送往家的方向,中國人也迎來了新的一年。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里,祝愿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個溫馨、快樂的春節。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