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8天內,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3億人次;春節檔總票房超90億元,創歷史新高;多個平臺上“非遺”關鍵詞搜索量同比顯著增加……多項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消費市場亮點多、活力足。
人貨流動顯繁榮
2025年春節,春運數據再創歷史新高,客流增長印證“流動的中國”蘊藏的消費潛力。
交通運輸部透露,春節假期8天內,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3億人次。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此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規模有望創歷史新高。
為保障春運運力,多部門聯合發力。李春臨介紹,春運期間每日安排旅客列車1.4萬余列,客座能力同比增長約4%。民航加大熱門機場、熱點航線運力供給,日均航班計劃約1.85萬班,同比增長8.4%。公路發揮重要“兜底”保障作用,動態調配客運班線。水路加大對瓊州海峽等重點航線運力投放。
從2025年春運出行結構來看,李春臨表示,自駕出行仍居主體地位,預計將達到72億人次,約占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車流量單日峰值可能創歷史新高。據飛豬統計,春運期間的國內租車預訂人次較去年同期實現近40%的大幅增長,人均租車消費水平較去年同期提升約10%。
自駕也是春節期間游客出行的主要方式。攜程租車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國內55%游客選擇租車自駕的方式出游。
年貨市場煥新顏
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推動年貨市場亮點頻出,地方特產、“洋年貨”豐富年夜飯餐桌,“國潮”年貨和“電子年貨”消費增長可觀。
年夜飯餐桌上,地方特產正互相“串門”。京東數據顯示,京東年貨節期間,“特產年貨”在京東的搜索量增長超40倍,遼寧、寧夏、貴州特產占據年貨銷量增長排行榜的前三名。上海特產在青海的銷量同比增長277%,山西特產在黑龍江的銷量同比增長155%。
此外,年夜飯逐漸走向中西薈萃,“洋年貨”成為熱門購物選項。盒馬年貨銷售數據顯示,銷售額最高的海鮮排名前三是基圍蝦、可生食三文魚、帝王蟹,帝王蟹近一個月銷售增長118%。此外,智利車厘子、泰國榴蓮等進口水果是多個生鮮電商平臺上的年貨“銷冠”產品。
消費者采買年貨不僅注重“吃好喝好”,還更注重心意與新意。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春節消費觀察》顯示,京東上“非遺”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超80%,“國潮”關聯搜索量同比增長225%,福字、窗花、燈彩、年畫、春聯、剪紙及各類傳統刺繡產品的搜索和銷售熱度大增。
“受益于‘兩新’政策,消費電子和家電景氣度高。”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說。商務部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四天,重點監測零售企業家電、通訊器材銷售額同比增長10%以上。京東數據顯示,“以舊換新”熱度前十名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成都、廣州、重慶、武漢、杭州、西安、天津和南京。
2025年“兩新”政策帶來的消費“開門紅”有望延續。銀河證券預測,2025年消費品補貼規?;蛟?000億元左右,將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不低于1.7個百分點;汽車補貼規?;蛟?513億元左右,拉動消費額約2874億元,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約0.6個百分點。
文旅消費意愿高
“春節期間,在節假日效應、促消費政策支持下,旅游、電影、零售餐飲、家居家電等消費均有不錯表現?!闭猩套C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說。
電影消費再創新高。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13時28分,2025年春節檔上映新片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突破90億元,總觀影人次突破1.7億,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和觀影人次紀錄。
出行市場迎來集中客流。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四天,國內景區客流環比節前上漲超3倍。攜程、去哪兒發布的《2025春節旅游總結報告》顯示,選擇拼假出行的游客“喜提”十幾天超長假期,春節后5天返程訂單占比超20%。
在旅游熱潮的推動下,非遺項目熱度持續增長。美團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五日,“非遺”搜索量同比上漲212%,“非遺體驗”搜索量上漲387%,“非遺手工”搜索量上漲790%,“春節廟會”搜索量上漲633%,“古城酒店”搜索量上漲228%。
冰雪游熱度延續。美團聯合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消費數據報告(2025)》顯示,東北、京津冀等區域憑借豐富冰雪資源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引領全國冰雪旅游發展,而四川、云南、江蘇、浙江等省份通過創新引入項目,逐漸成為冰雪旅游的新興熱點。德邦證券研報認為,冰雪經濟將成為我國內需的重要增長點,有望豐富冬季旅游淡季,抹平旅游行業的周期性。
多家機構認為,春節消費為全年消費市場持續向好開了個好頭。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梁中華認為,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總體穩健,傳統消費熱度不減,新消費開始涌現,服務消費、商品消費均呈現需求提升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