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遏制信貸資金違規進樓市的消息頻現,其中有兩則信息頗為引人關注。一是北京市銀行業協會向各會員銀行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個人信貸業務管理工作的倡議書》,倡導會員銀行堅持房住不炒,從嚴問責協助客戶造假的員工。二是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關于要求全市房地產中介機構自查自糾并嚴禁參與經營貸的鄭重提示》,要求中介機構堅守職業道德,自覺抵制違法違規行為,嚴禁參與經營貸。
嚴禁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是監管部門落實“房住不炒”定位要求的重要體現。近年來,監管部門一直把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作為查處的重點,特別是今年初,央行和銀保監會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要求,促進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建立了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對房地產貸款劃出“兩道紅線”。此項政策的實施,對部分銀行機構房貸發放產生一定的影響,加之去年以來市場資金比較充裕,且經營貸款與購房貸款存在利率倒掛現象,在購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一些中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受利益驅使,便打起了誘導、唆使購房人挪用消費貸、經營貸購房的主意。同時,個別銀行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導致貸款被挪用。
針對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央行和銀保監分支機構及時部署開展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的排查工作。廣東轄內銀行機構排查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貸款金額2.77億元、920戶。監管部門責令銀行對存在違規問題的內部員工開展了警示告誡、通報批評、積分扣減、經濟處罰等問責。深圳銀保監局自2020年4月開展經營貸專項整治以來,已責令銀行提前收回21筆、5180萬元涉嫌違規貸款,叫停風險隱患較大的業務,處罰違規機構4家,處罰問責違規責任人14人次,處罰金額合計575萬元,等等。
對違規的嚴厲懲處,彰顯了監管部門落實“房住不炒”定位,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定的決心。但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的問題卻依舊存在,原因是一些銀行和借款人仍存有不會被發現的僥幸心理,同時,受監管力量所限,無法實現所有銀行機構、所有信貸業務現場檢查的全覆蓋。另外,一些房地產中介機構與銀行員工共同參與借款人資料造假,也增加了違規問題發現的難度。
而在此時,銀行業協會和房地產中介協會及時發聲,出臺舉措,共同堵截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無疑會產生更佳的效果。一方面,銀行業協會倡導會員銀行合理制定業務發展目標,科學開展考核激勵工作,能更好地避免基層機構盲目放款進行規模擴張,降低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利于實現穩健經營的目標。同時,督促各行加強員工行為管理,開展異常行為排查和警示教育,對存在協助客戶造假或與第三方中介機構串通偽造貸款資料等違規行為的員工,從嚴進行問責,有助于提高威懾力,降低人為因素導致信貸資金違規問題。尤其是能夠促使銀行機構完善貸款合同條款,對不誠信行為設定更為嚴厲的懲戒性措施,有助于對借款人套取和挪用貸款所產生的嚴重后果進行警示教育,強化對用款行為約束。
另一方面,房地產中介協會參與共同整治,能夠發揮其業務指導、行為約束和業內監督等作用,對于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按照行業規范進行自律懲戒,并將列入行業黑名單,及時出清。此舉有助于凈化行業環境,充分發揮協會權威作用,堵塞業務經營中存在的漏洞。
查處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確保房價的穩定,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僅靠金融監管部門單方面監管是不夠的,需要金融機構不斷加強自律建設,規范自身信貸業務經營,轉變經營理念,降低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把風險防控挺在前面。同時更需要房地產中介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配合,只有真正形成合力,才能夠將“房住不炒”的各項政策要求落實到位,也才能有效遏制信貸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金融部門需要牢記,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自身的天職,切實防控金融風險是應盡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