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乙巳蛇年的首個工作日,廣東再次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下午的“加快發展金融和現代服務業 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廣東省副省長劉紅兵表示,接下來,要做大做強金融龍頭企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持續深化與港澳規則機制“軟聯通”,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現代服務業新體系。
劉紅兵在致辭中表示,本場分論壇的主題是“加快發展金融和現代服務業,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蘊含著兩層重要含義。
第一層含義是要進一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快發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隨著我國及廣東省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住產業結構調整這個關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推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已成為廣東省第一大產業,2024年全年增加值突破5萬億元,占GDP比重近40%。其中,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24萬億元,占GDP比重8.8%;全省金融機構總資產超過47萬億元,占全國的1/9;存貸款規模分別達到36.6萬億元和28.4萬億元,均占全國的1/9;上市公司875家,總市值14萬億元,占全國的1/6;保費收入突破7300億元,占全國的1/8。
劉紅兵強調,“接下來,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擴大服務業高水平對外開放,集聚發展總部機構,加快建設深交所、廣期所等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做大做強金融龍頭企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持續深化與港澳規則機制‘軟聯通’,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現代服務業新體系。”
劉紅兵表示,第二層含義是金融要為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優質服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出了明確要求,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后,國家連續出臺系列金融增量政策,支持經濟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要求,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強調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切實發揮財稅“造血”、金融“活血”的重要作用,為廣東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能。2024年,廣東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9.7%,科技創新貸款增長23%,普惠小微貸款增長11%,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近600家次、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劉紅兵強調,接下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金融功能,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一體推進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更好穩鏈、強鏈、固鏈,創造更多投資和經濟增長點,為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校對:楊舒欣